close
1.單字
今天持續在高中英文第四冊單字海中努力,
但隨著這兩天多讀了幾篇文章,
發現以前被自己視為單字的字,已經漸漸被收編到我方麾下了~
加油囉,希望這兩天可以把第四冊快快結束,大步邁入第五冊!

2.讀
上網看了bloomberg兩篇文章(略讀),
特意選了Asia Economy,因為昨天精讀中國雪災經濟相關報導,
單字會再次出現,也算幫自己複習。
背完單字還是要多閱讀文章才行,
否則就像拿國語辭海狂背,
如果小時候沒寫國語習作,自己確實練習照樣造句、生詞造句等習題,
中文也不會好到哪去吧。(雖然現在還是常有詞不達意的情形)

搜尋到一篇英文強者旋文佑的文章分享,
他建議生活中沒有英語學習背景的我們,應該要練習「廣讀」,
對提升英語能力較有幫助。
看完很有同感,尤其是「如果你沒看過幾篇英文文章,那麼到任何地方去上寫作課也沒用──那等於是在做無米之炊。」
想想自己小時候作文比同學寫的好的原因,也是因為喜愛閱讀的好習慣所致。
語言學習一樣萬物同源,可以引證。

以下是文章節錄,原文引由於此: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GFGhGimWHxN4wRWXG1UDIL_XSA--/article?mid=449&prev=889&next=1&page=1&sc=1#yartcmt



......要彌補EFL環境的不足,必要的配套措施就是閱讀法。學生在外頭的環境找不到練習聽講的機會,但可以很容易進入文字英文的世界。這個世界比口語英文的世界更廣大、更豐富。而且,因為英文是拚音文字,所以文字英文的世界可以涵蓋口語英文的世界。只要方法正確,閱讀法可以一舉解決英文聽、說、讀、寫的問題。

閱讀法的作法,是將英文閱讀分成四個步驟:精讀(Intensive Reading)、廣讀(Extensive Reading)、略讀(Skimming)、掃描(Scanning)。第一步是精讀:藉助文法翻譯和句型分析,把一篇文章從單字到句型、甚至是文章的組織結構與時代文化背景,各方面全部要弄清楚。

精讀是很重要的基礎,但並不代表閱讀的全部。大部分人閱讀英文一直都停留在精讀的階段,所以閱讀速度緩慢,閱讀的份量因而也相當有限。結果就是一直有個無法突破的瓶頸,聽、說、讀、寫各方面一直無法達到真正「流利」的程度。

要突破這個瓶頸,以台灣的環境與現代知識份子的需求而言,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進入閱讀法的第二階段:廣讀。所謂廣讀,簡單講就是跟隨個人興趣,持續進行大量、快速、不求甚解的閱讀。

......要判斷一篇文章的難易度是否適合自己做廣讀之用,不妨先翻開第一頁試讀一下:不查單字、不暫停、不回頭,從頭到尾一氣呵成把這一頁文字看完(這就是廣讀的作法)。如果根本不知道它在講什麼,那麼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太難。如果有幾個單字不認識、有幾個句子看不懂,但是基本上看得出來文章在講什麼,這就是適合你使用的廣讀文章。可以採用這種方式來檢驗:你覺得這篇文章好看嗎?如果以不查單字、不求甚解的廣讀方式閱讀,仍然覺得它好看、能夠吸引你繼續看下去,那麼它就是適合你的廣讀材料。

廣讀的材料
1. VOA Special English (http://www.voanews.com/specialenglish/index.cfm)

2. CDLP (http://www.cdlponline.org/index.cfm)
CDLP 代表 California Distance Learning Project,由加州政府教育部出資、加州州立大學系統經營主辦,Sacramento 縣政府負責網路版的管理營運。這份網路雜誌旨在推廣成人教育,採用的英文也是低難度、適合廣讀的英文,主題分成工作、法政、家庭、學校……等計十一項,底下各有許多文章。主題豐富、難度適中,很適合廣讀之用。

3. The Key (http://www.keynews.org/)
這是 Milwaukee Area Technical College 這所大學專門為所謂的 new readers 出版的雜誌的網路版,裏面的文字也都控制在比較低的難度,適合作為廣讀材料之用。缺點是更新的頻率不是很高,不過也累積了相當份量的 archives 可供使用。

4. Project Gutenberg (http://www.gutenberg.org/)
這是規模最大的一座網路電子圖書館,完全免費。缺點是它的東西大都比較舊。國際版權法規定版權保護時間大都是作者身故之後七十年。七十年之後,著作品的版權自動消失、進入公共財的領域。Project Gutenberg 裏面大都是這種已經沒有版權的東西。這座圖書館不但歡迎免費下載,還可以向它索取寄送光碟片──裏面有它全數幾萬本藏書的電子版。

......台灣教育部推廣的溝通法,一方面不適合台灣 EFL 的學習環境、一方面也不適合現代知識份子的需求。因為,溝通法蛻變自句型練習法,都是以口語英文為主要學習重點。但是口語英文的領域其實相當貧乏。身為一個現代知識份子,需要的不只是英文聽講的能力──任何一個美國文盲都具備這個能力──更重要的是讀寫的能力。

廣讀的作法是不查單字、不求甚解。讀者可能要問:不查單字,那麼單字不是永遠都不認識嗎?這倒不用擔心,只要學會了字源分析,不必查單字也可以看懂英文、學會單字。

英文單字大約有六十萬個,這是牛津英文大字典第二版(OED II)裏面收的單字總數。不過,六十萬單字當中有許多都是沒有用的冷僻字。以台灣教育部頒佈的高中英文單字表為準,高中畢業生應該認識的單字大約有七千多字。

美國大學畢業生平均的閱讀速度是每分鐘 250 字。以這種速度閱讀,每小時可以看進一萬五千字,足足是高中英文單字表的兩倍!這只是一個小時的閱讀量。如果養成了廣讀的習慣,經年累月累積下來,看到的單字量會相當驚人。

廣讀時碰到的單字,如果是沒有用的冷僻字,那麼沒有必要去查它。它反覆出現的頻率甚低,去查它也沒什麼用,因為以後這個字你用不到。如果碰到的單字是常用字,那麼也沒有必要去查它。因為所謂的常用字,顧名思義就是經常使用,所以只要你廣讀的工作持續下去、每小時看到一萬五千個單字,那麼有限的常用字(如七千多個高中英文單字)你一定會經常接觸到。

廣讀時看到的單字都有上下文、出現在句子中,所以可以依據上下文去「猜」這個字大約是什麼意思。另外,如果讀者受過字源分析的訓練,就能夠把不認識的單字「拆」開成為字根、字首的組合來理解。在「猜」與「拆」之間,就算是陌生的字也會有個籠統的概念。如果這是個常用字,那麼只要你廣讀的動作持續做下去,這個字你一定會碰到十次、二十次,甚至一、兩百次。看到這麼多個例句,再加上字根字首的拆解,這個字的意思與用法你一定會很快熟悉。所以,廣讀與字源分析的組合是克服英文單字的最佳利器。不必查單字、不必背單字,你認識的英文單字還是會自動地、持續不斷地增加,而且一再複習、不會忘記。

廣讀和寫作
俗話說,「熟讀唐詩三百首,不會吟詩也會謅」。讀與寫是一體的兩面,閱讀的量累積到夠大,自然就知道該怎麼寫。

不過,能夠寫是一回事,寫得好又是一回事。美國人一生中大都做過大量的閱讀,但是英文寫得好的人並不多。大多數美國人寫的英文都是錯誤百出,不符合高級知識份子學院派的要求。要想寫得好,必須受過良好的文法句型訓練。

在聽、說、讀、寫這四項工作中,寫作是最後、也是最困難的一項。如果你沒看過幾篇英文文章,那麼到任何地方去上寫作課也沒用──那等於是在做無米之炊。正確的作法是先做一段時間的廣讀,累積許多的 input,自己就會有感覺英文該怎麼寫才對。然後還要通過文法句型的訓練,建立起從單句到複合句到減化子句的架構,寫出來的句子才能夠正確又富於變化。

正如廣讀與字源分析是征服英文單字的最佳組合,廣讀與文法句型分析就是征服英文寫作的最佳組合。字源分析與文法句型分析可以上課學、可以買書看,廣讀的工作則要靠自己去做。只要跟著自己的興趣去閱讀,不查單字、不求甚解,一旦體會出了閱讀的趣味,那麼不再需要任何人的鞭策,你自然會一路走下去,英文也自然會越來越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how661209 的頭像
    show661209

    show661209的部落格

    show661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